做好接触进口冷链食品防范
最近冷链食品频频被爆出致使人感染新冠的新闻。 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更是变成了“人传人”与“物传人”共存的情况。
今年6月以来,全国多地局部疫情源头都指向进口冷链食品,三文鱼、厄瓜多尔冷冻虾等产品屡次被检出携带新冠病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认为,国外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期,跨境运输过程中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极有可能成为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近期,各部门和各地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和抽检,随着检测频次、频率及覆盖范围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随之增加。
“这也说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李宁说,截至目前,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
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
“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说,感染风险主要是在搬运、操作等环节。
张流波介绍,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进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实现将新冠肺炎病毒灭活,消毒后再接触表面,感染风险是非常低的。但是病毒核酸仍可能存在,如果进行过消毒后,核酸检测仍呈阳性,公众不必过度紧张。
李宁补充道,烹饪过程也要保持清洁、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进口冷链食品是如何全面消毒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
据此,海关总署对口岸环节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包括明确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业流程、消毒技术规范及配套监管措施。一些口岸规定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用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至0.4%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洒或擦拭消毒外包装的六个面,作用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自方案发布截至24日24时,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累计160多万件,重量3万多吨,消毒范围包括被抽中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集装箱、空运托盘等。
相比常规消毒,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低温消毒更加困难。张流波说,目前正在加紧研究相关技术方法。
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后,公众应该怎么办?
先消毒、后洗手、防飞溅、查周边、高温洗、速处理。
广大市民在接触进口冷链食品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双手应避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并及时用洗手液清洗消毒;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要自觉做好消毒处理。食用进口冷链食品,需充分煮熟烧透后再食用,不要食用生冷海产品;同时要做好餐具和台面的清洁,食品加工处理时所用的案板、刀具、灶具、餐具等用具,要注意生熟分开,不宜混用、混放,用后要彻底清洗消毒,并保持相关环境清洁通风。要注意自我防范,确保食品安全。请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严格落实“戴口罩、手卫生、一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
上一条:冬令食补要相宜1
下一条:老年人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做好接触进口冷链食品防范
最近冷链食品频频被爆出致使人感染新冠的新闻。 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更是变成了“人传人”与“物传人”共存的情况。
今年6月以来,全国多地局部疫情源头都指向进口冷链食品,三文鱼、厄瓜多尔冷冻虾等产品屡次被检出携带新冠病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认为,国外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期,跨境运输过程中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极有可能成为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近期,各部门和各地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和抽检,随着检测频次、频率及覆盖范围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随之增加。
“这也说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李宁说,截至目前,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
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
“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说,感染风险主要是在搬运、操作等环节。
张流波介绍,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进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实现将新冠肺炎病毒灭活,消毒后再接触表面,感染风险是非常低的。但是病毒核酸仍可能存在,如果进行过消毒后,核酸检测仍呈阳性,公众不必过度紧张。
李宁补充道,烹饪过程也要保持清洁、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进口冷链食品是如何全面消毒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
据此,海关总署对口岸环节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包括明确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业流程、消毒技术规范及配套监管措施。一些口岸规定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用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至0.4%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洒或擦拭消毒外包装的六个面,作用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自方案发布截至24日24时,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累计160多万件,重量3万多吨,消毒范围包括被抽中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集装箱、空运托盘等。
相比常规消毒,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低温消毒更加困难。张流波说,目前正在加紧研究相关技术方法。
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后,公众应该怎么办?
先消毒、后洗手、防飞溅、查周边、高温洗、速处理。
广大市民在接触进口冷链食品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双手应避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并及时用洗手液清洗消毒;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要自觉做好消毒处理。食用进口冷链食品,需充分煮熟烧透后再食用,不要食用生冷海产品;同时要做好餐具和台面的清洁,食品加工处理时所用的案板、刀具、灶具、餐具等用具,要注意生熟分开,不宜混用、混放,用后要彻底清洗消毒,并保持相关环境清洁通风。要注意自我防范,确保食品安全。请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严格落实“戴口罩、手卫生、一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